文章详细

俞辉华,新昌的传奇老人走了

123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15日 柯桥劳动律师  

新昌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走了。

他叫俞辉华,因病去世,享年93岁。

昨天早上,俞辉华生前的同事、朋友、受过他资助的学生,还有得知消息的群众都赶来为他送行,悼念和缅怀这位15岁就成为地下交通员、担任过新昌县县长和县委书记、从2001年起筹资助学超1400万元的传奇老人,一个可敬、可爱的老人。

15岁的地下交通员

俞辉华出生在新昌县城区一个赤贫家庭,没有遮风挡雨的家,没有土地,全家人只能租住在城墙南门外一片菜园中。当时新昌县城不大,出了城墙,四周一片荒芜、破败的景象,鲜有人来。

由于家境贫寒,俞辉华早早就挑起生活的重担,成了一名挑夫,跟随堂兄等人挑着货物往来于嵊新之间,赚钱贴补家用。

俞辉华11岁时,他的姐姐俞月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俞辉华的家因为地处偏僻,被确定为联络点,时常会有共产党员到家里聚会,耳濡目染之下,俞辉华也暗暗下了参加革命的决心。

因为俞辉华年纪小,不容易引起怀疑,俞月隐时常叫他给其他党员送信。有了挑夫这个职业掩护,加上沉着机灵,俞辉华总能完成送信任务。在姐姐俞月隐的推荐下,经组织考察决定,15岁的俞辉华开始担任党的政治交通员。

为完成任务,夏天,俞辉华将情报用油纸包好夹在凉帽棕丝下;冬天,则让母亲将情报缝制在他的草鞋袜中。为了不被敌人发现,有时候,俞月隐会用毛笔写一封无关紧要的信,再用淘米水在信的空白处写上情报内容,即使被人搜到,这也是一封普通的家书,不会被人怀疑。送达后,收信人用碘酒棉花一擦字就能显现出来。

新昌县城被日军占领后,俞辉华一直在日本侵略者的眼皮底下递送情报、护送同志。

“后来听舅舅提起,在传递情报时,他也会紧张,不过不是担心牺牲,而是担心万一被发现,情报就送不出去了。”俞百忍是俞辉华的外甥,与舅舅感情很深,时常听舅舅说起以前传递情报的故事。

放手发展山区经济

新中国成立后,俞辉华从新昌县委机要秘书处干起,先后担任过厂长、城关镇党委书记等职。改革开放后,他先后担任新昌县委副书记、县长、县委书记等职务。

多想多干、苦干实干是俞辉华的一贯作风。在他担任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期间,他重视自身的学习和思考,重视经验的总结和提高,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实事。他将全县98万亩山林分成国有山、集体山、社员自留山三块,同时组织力量,落实山林权属,以县长名义发证到队到户。当时,新昌国有山林面广量大,而县、乡政府又管不了,俞辉华创新提出,将10亩以下的小块国有山,连同林权一起下放给村民集体经营,从而调动了各方积极性,掀起了护林、造林和绿化荒山的热潮,使全县林特生产和多种经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
俞辉华还精心挑选一批有文化、有实际经验的干部,搞好政、社分设,落实农村“包产到户”“包干到户”责任制,使农民人人有饭吃,家家有钱花。尤其是连续搞了3年农田水利建设,兴办了一批山区小水电,使新昌县一举成为全国100个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,满足了人民群众生产、生活用电需要。在工业方面,以国有工业为龙头,先后兴办和扶持了一批社队企业,通过多种渠道,联络新昌籍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志、知名人物,主动协助乡镇企业解决资金、技术、设备等难题,有效地促进了新昌地方工业的发展壮大。

新昌旅游的发展,也包含着俞辉华的心血。从“文革”中保护千年石雕弥勒佛像,使这一文物瑰宝免受劫难,到建造梁柏台纪念碑、纪念馆,倡导“红色旅游”激励下一代,再到建造“警钟山碑”,创建鼓山书院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,都留下了他的身影。

关心关爱下一代

从1987年离休到2016年,30年间,本该安享晚年的俞辉华,发挥余热,使新昌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起来。

1989,新昌县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,俞辉华担任协会会长一职。在他的提议下,新昌县政府决定为贫困学生募集助学基金,帮扶困难学子。

俞辉华的抽屉里,有一沓厚厚的信件,许多已泛黄。这些书信都是曾得到他帮助的学生或学生家长寄来的。其中一封信中写道:“因为有俞爷爷您这样的好人在无私地帮助着我们,我们相信:贫穷并不是一种悲哀,我们会去面对生活的艰难与困苦……”

这封泛黄的信是多年前一对受助姐弟寄来的。姐弟俩先后考上大学,父亲作为家中顶梁柱却病倒了,这户入不敷出的家庭顿时雪上加霜。得知情况后,俞辉华迅速召集关工委的同志,为姐弟俩募集了助学资金3000元。

这样的帮扶,只是一个小缩影。30年来,一生节俭的俞辉华一双布鞋走四方,简陋住房度冬夏,却从自己的养老金中省下钱来,先后结对资助50多位贫困学子。俞辉华还热心牵头,帮助贫困家庭学子结对爱心人士,据统计,从2001年至2015年,筹集助学金超过1400万元,受惠学生超过15000人。

新昌县关工委专职副主任朱玉润告诉记者,曾三次荣获“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的俞辉华,为贫困学子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,也为新昌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。在俞老不遗余力的努力下,新昌县从乡镇到村、社区、企业,纷纷建起了关工委。




All Right Reserved 柯桥劳动律师
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@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:15381631686 网站支持: 大律师网